有了异化版三体答辩垫底,剧版三体自然而然让人产生期待。但这种期待很快就落空了,而且还是在不断落空。


(相关资料图)

首先说一下硬伤,剪辑这块可以看出来,导演不会讲故事,至少不会讲长篇。第一集就开始反复闪回,比如杨冬拍照的镜头,闪回了至少有四次吧?

这说明导演对讲好一个故事,心里根本没谱。第一集就需要靠反复闪回,还讲不清楚一个故事;那铺垫越来越多,到了第十集,怕不是每集要花一半时间来闪回?

再到外国科学家与申玉菲会谈的那段,你没介绍申玉菲的身份,就整了这么长一段情节不说;还反复插入杨冬的镜头,生怕观众不是脸盲么?不是原著党,看到这里不会迷?

开始我还是有点期待的,毕竟大史和汪淼都符合原著形象,尤其是大史演的很到位。但等到了进作战中心开会,看到居然让王传君来演丁仪大佬,瞬间出戏,再也跳不回来了。

《三体》原著党都知道,《球状闪电》是前传;而《球闪》里的丁仪,就已经是有着深邃智慧和洒脱精神的半老头了。你不能因为老科学家在生活上放纵不羁喜欢恋爱,就以为他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选错角色,这说明导演根本没吃透原著,只是在抄书抄答案,甚至把看错的东西也抄到自己的卷子上了。

再说王传君的拉胯,暴露了他的真实演技,他根本没读懂原著,根本不理解这个角色。之前在《药神》上的表演,其实也只是本色出演了个小市民而已,所以当时能演好。

接着到作战会议上的自杀科学家名单,我又出戏了。这大字打了一列名字,是给老年人看的么?这么重要的会议,你名单上不稍微列一下每个人的大致介绍、科学成就也就算了,至少把死亡时间、死亡方式列出来吧?但没有,就是干巴巴几个名字。。。

从这个名单,也要谈到整部剧的服化道、美术上的短板,在后面也会贯穿整部剧,像第二集科学边界会议上的投影内容,像红岸基地里的青春感滤镜,像丁仪和汪淼俩男人借酒浇愁居然喝的是红酒碰杯,像霓虹感的小巷,都是这类败笔。

到了第二集,槽点更是倍增。最大的槽点,当然还是王传君演的丁仪。

当汪淼从丁仪处告辞,这时候居然都已经精神分裂、幻视幻听到手舞足蹈了?那后面照片倒计时,还不直接疯掉了?

科学边界上的神枪手理论,都说了是二维生物,你还把他们做成三维立体的,搞笑呢?基本的常识都犯错。

科学边界上的群演也是让人出戏,你要演的是一个愤怒的科学家,认为申玉菲讲得很荒谬,所以愤而离开。但这位群演,成功演成了一个二傻愤青,直接拉低了参与者的层次。

汪淼从科学边界会议出来,大史居然跑到人家敌人面前去接汪淼,生怕汪淼的卧底身份不会暴露是吧?太扯了。

看到这里我已经看不下去了,这剧最多7分,还是在同行有力衬托的情况下的得分;如果没有异化答辩在前,这剧上来估计也就6分去了。

后面特效如果还原得好,可能7分能拉到8分,但在剧集里,也就是不上不下的水平,毕竟这不是电影的评分档次,9分的剧可是大把。

8分很满意么?对于一个普通剧来说,大概可以了。但你拍的可是神作《三体》啊!你拍不出9分,就是在毁原著了,对得起大刘吗?对得起中国科幻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