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解释一下关于基金估值的事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基金净值。基金净值是每份基金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基金净值代表着投资者在申购、赎回时的基金最终确认价格。
那么什么又是盘中估值呢?原来,很多系统会参照最近一个季末,某只基金的重仓股和持仓比例,仓位数据等等,综合进行估算净值,而并非真实的净值。
基金估值≠实际涨跌
估值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难免会有误差。基金的实际涨跌还是要以官方公布的基金净值为准。
这个盘中估值,有时比较准,有时就差得远了,这是为啥呢?
我们往往会发现,如果时间离季末较近,那么两者很可能差异小,因为基金一般不会那么快换仓。但如果距离季末过去很长时间,那么基金换仓的可能性就大了,这是盘中估值往往就不大准了。
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一只基金的盘中估值与实际净值差异较大,说明该基金仓位大概率是变了。这意味着,比如你注意到某只基金上个季末重仓了钢铁股,但近期钢铁股大涨时,基金净值却变化不大,那么很可能该基金已经减仓了。
另一种情况是,基金重仓品种越集中越有效,比如一些基金坚持长期投资,长期坚持一种风格。重仓股一个季度、半年甚至一年都不变,前十大重仓股比例非常高,基本在八九成仓位以上,这种盘中估值就相对准些。
其实,盘中基金估值最准确的是指数基金,但是指数基金完全不需要用盘中基金估值,直接看指数就能看出涨跌(基金建仓期和遇到大额申赎等等极端情况除外)。
总的来说,盘中估值不作为“选”基金的依据。判断一只基金是否值得投资,不能只看单天的净值涨幅,更不要指望通过盘中估值进行短线操作(像炒股那样炒基金)。挑选基金还是要看基金的投资方向、看其长期业绩是否可持续、看基金经理选股能力等等。
另外,再回答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1、 我的基金会不会被“偷吃”?
你所投资基金的钱是托管在银行的,基金公司只负责基金投资运作和管理,并由托管行进行监督,管理人没有权利随意使用。基金经理在投资操作时不会直接接触到资金,而是发布交易指令,由托管行来完成资金的划拨。这实现了基金管理人与资金的分离,也就没有了被挪用的风险。
基金的托管行也会监管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核实项目资金走向的真实性,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所以不存在“偷吃”的情况。
2、为什么跌的时候估值准,涨的时候就不准?
实际上,如果基金经理调整了持仓,调整前后的股票涨跌就不再具有相关性,各种涨跌情况都是有可能的。基金有可能出现你说的“跌的时候估值准,涨的时候就不准”,也有可能出现净值跌的比估值少或是净值涨的比估值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