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一场别出心裁的“匠心show非遗”语上亚运暨亚运纸伞绘制活动在瓶窑老街余杭纸伞馆举行。
“一开春,师傅就得出门去寻觅优质毛竹,锯成大小合规的竹筒,用定制的刮刀做刮青,让竹筒变得滑溜光净,之后才能劈开做伞骨。”现场,13组家庭观看纸伞制作,听非遗传承人刘伟学讲述余杭纸伞的传承故事。大家还自己动手,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亚运、英语元素绘制于伞面,组合出一把把“私人订制”的创新纸伞。
“This is Yuhang paper umbrella.(译:这是余杭纸伞)介绍余杭纸伞的时候,还可以告诉外国朋友,这是我们的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译: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杭州云谷学校的陈老师教大家如何用英语讲述余杭纸伞的故事。现场,小朋友化身非遗代言人,向扮演外国友人的家长介绍余杭纸伞,在练习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今天的课程不仅让我们增加了知识储备,也让我们有机会在家门口介绍专属余杭的文化瑰宝。”参加活动的李先生在笔记本上记了满满的“干货”,准备回家和孩子继续练习。
连日来,瓶窑镇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非遗馆群等阵地,广泛开展迎亚运英语课堂、趣味竞赛等活动。接下来,瓶窑镇将继续把非遗、宋韵等特色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每月进行一次授课,用语言架起文化传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