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善用其心
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
我们继续学习《净行品》的开篇长行。前面文殊菩萨总的回答了智首菩萨获得种种胜妙功德的因,即“善用其心”。今天接着来看文殊菩萨别显善用其心的利益功德。 经文“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根据《华严疏钞》所说,这段经文共有九句,具足十种义, 分别酬答前面智首菩萨请问的十段之德。第一段“三业离过德”,已由“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这句总的酬答。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一、“于诸佛法,心无所碍。”这是回答第二段堪传法器德。若菩萨念、慧、觉悟皆具足,则能成就此德。 二、“住去来今诸佛之道。”此句酬答第三段成就众慧德。菩萨住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之道,则能成就此德。 三、“随众生住,恒不舍离。”这是酬答第四段具道因缘德。菩萨为了利益度脱一切众生,而成就种种度生方便。 四、“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此句酬答第五段于法善巧德。真能如文殊菩萨所教,一切时处“善用其心”,就能了达诸法真实相,成就善巧智慧。 五、“断一切恶。”这是酬答第六段修涅槃因德。论中说,修习七觉分和三解脱门,是最佳的断恶方法。 六、“具足众善。”这是酬答第七段满菩萨行德。若能精进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以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便可具足众善,满菩萨行。 七、“当如普贤,色像第一。”此句酬答第九段十王敬护德。若能践行“善用其心”,成就普贤菩萨的行愿和种种功德,必能感得十王敬护。 八、“一切行愿,皆得具足。”这是酬答第八段得十力智德。菩萨发心修行,到佛果位方能具足十力智。 九、“于一切法,无不自在。”此句酬答第十段能为饶益德。菩萨对一切法皆通达自在,所以能为一切众生作依怙,普行十种饶益事,为依、为救、为炬、为明等,无有障碍。 十、“而为众生第二导师。”这是酬答第十一段超胜尊贵德。《华严疏钞》云:“上求第一,唯佛一人。今才发心,则道亚至尊,故云第二。然旧经中亦云,而为众生第一尊导。故知第二,译者意也。”这是告诉我们,佛是上求佛道、圆成佛果的第一人。初发心的菩萨上求佛道,成道一定是在佛之后,所以名为“第二导师”。然而,《净行品》的其他译本中,也有把“第二导师”翻译成“第一尊导”的。由此可知,“第二”这一说法,只是译者对于梵文经本的不同理解而已。 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出,此处的“第二导师”,实则指佛。“而为众生第二导师”这句,意谓成就佛果,超胜尊贵如佛。 到这里,文殊菩萨正式酬答的内容,就简单学习过了。愿我们都能如文殊菩萨所教,一切时处善用其心,遇境逢缘巧发善愿,成就一切胜妙功德! 可谓: 菩萨欲知成佛法,
智首请问文殊答, 善用其心最微妙, 获胜功德利自他。 让我们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愿大家开心自在、吉祥如意!
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