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曹亚鹏

邵寨镇黎家河村夏日风景。宋睿 摄

“这几年村庄环境变化大,游客和附近灵台电厂的工人来游玩的比较多。一到饭点,包间基本满座了。”邵寨镇雷家河村一家农家乐的老板仇小龙一边忙着清扫院落卫生,一边向记者介绍。

2022年,仇小龙将自家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没有外出打工而选择在家门口赚钱。5月30日,记者在这家起名为《常来聚》的农家乐院落里看到,整齐摆放的物件、精心布置的景观小品、盛开的花卉,还有闻不到油烟味儿的清新空气,处处展现着农家小院的简净美观和生机勃勃。

雷家河村居灵台县邵寨镇域北端,毗邻灵台电厂,西距灵台县城10公里。该村近些年依托资源优势,实施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风貌管控和乡土特色保护,并融入一些老旧材料元素,形成了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村庄。如今,走进该村,家家户户黛瓦黄墙,沿途墙面上的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一目了然,农户门前的小菜栅栏整齐统一,窑洞对联特色明显,文化墙上的图文漫画更是倾力诉说着村庄的发展变迁,一些老物件、老照片等“旧”元素有了新装扮。全村人居环境的“细梳妆”,换来了村庄内外新“颜值”。

邵寨镇黎家河村夏日风景。宋睿 摄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在前期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灵台县年初制定下发了《灵台县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和《灵台县2023年县域主干道路沿线绿化美化工作实施方案》,围绕拆危拆临治乱、美丽廊道建设、卫生厕所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处理、农村通户道路改造提升和公益设施管护体系建设“八大工程”,围绕G244、S320、什千公路、镇村主干道路及重点区域绿化美化等重点,各乡镇、各包抓单位通力协作,精心实施,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手、全程参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三线”绿化带、道旁排水渠、房前屋后、村组道路及田间地头,党员干部齐上阵,形成了心齐气顺、齐抓共管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攻势”。全县依法依规拆除废旧建筑943处,完成美丽廊道建设工程整修419.4公里,种植花草100.33万平方米,新建卫生厕所341座,改造提升农村通户道路9459户114.4公里。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五月下旬,朝那镇社古村400亩油菜进入盛花期,竞相绽放的油菜花与民居、道路相映成趣,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前来赏花打卡。

美丽庭院带动美丽村庄,美丽村庄促进乡风文明。在上良镇,开展“美丽庭院”创评活动已成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单元”。以村为单位,坚持每周动员群众及时清理院内外环境卫生、杂物杂草,分类归置屋内生活用品和日常用具,整齐摆放各类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鼓励农户利用废旧砖瓦、闲余木材、过时工具打造院落“小品”,同步开展栽树、养花、养家禽、种菜等种养活动。村级每季度组织镇村社干部入户走访,对户内整治成果评比验收,在此基础上召开村民会议,表彰奖励“美丽庭院”户。通过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更多农户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大潮中,在美化庭院、美化自我的同时,提升全镇乡风文明整体水平。目前,全县共抓建“五化”示范村60个,培育“美丽庭院”户3311户,清理农房门前“三堆”14604处,农村生活垃圾19467吨,废旧地膜、棚膜和反光膜980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137吨。农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垃圾乱扔、污水乱泼、柴草乱堆、棚舍乱搭等现象开始减少,家里家外欢声笑语也更多了。

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全县将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和各类平台资源,借鉴脱贫攻坚工作经验,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群众保护环境、参与改善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多举措帮助村庄改善环境,提升整体形象,共同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由“点片净”向“全域净”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