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国标的出台,全国各个地区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当地的电动车管理方案。最近,安徽首个有关非机动车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在淮北市正式实施,此外多地也在登记上牌、拆除遮阳篷等方面对电动自行车加强了管理。



2021年底,合肥地区对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合肥展开重点整治,根据安排,1月1日至1月15日为强拆严管阶段,对路面发现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的,一律强制拆除,视情依法查处。1月16日后转入常态管理,验收、巩固严查严管阶段工作成效,坚决杜绝问题反弹反复。此外还将引导非机动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等。


据了解,1月1日当天,巢湖组织200多名民辅警在城区主要路口设立多个查缉点。对查获的遮阳篷电动车,一律现场督促车主强制拆除。据统计,全天巢湖共强制拆除电动车遮阳篷537个,行政警告20余人。

除了合肥,全省多地都对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保持强力整治。去年4月针对电动自行车加装遮阳篷(伞)违法行为抬头趋势,马鞍山市交警部门在城区主要路口路段,集中优势警力,发现一起,查纠一起,当月累计拆除电动车遮阳篷(伞)645个。

《淮北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也提到,非机动车不得加装车篷、车厢、支架等改变外形结构影响驾驶安全,违反规定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驾驶人处警告或者五十元罚款,1月1日当天淮北也查处违法加装遮阳篷45起。

笔者认为,挡风棚这类改变车体结构的设备还是不装为妙,其对骑行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是为了防风挡雨,那么选择一些简单的穿戴衣物会是更好的选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