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工银红利混合,代码481006)04月09日净值上涨1.85%,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9391元,累计净值为0.9801元。
工银红利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79%,今年以来收益-2.03%,近一月收益-3.44%,近一年收益6.37%,近三年收益14.62%。
工银红利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3次,累计分红金额2.34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林念,自2016年09月2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9.15%。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宁波银行(持仓比例8.29%)、万科A(持仓比例7.76%)、保利地产(持仓比例6.43%)、恒瑞医药(持仓比例4.69%)、五粮液(持仓比例4.68%)、广联达(持仓比例4.58%)、招商银行(持仓比例4.49%)、格力电器(持仓比例3.89%)、华域汽车(持仓比例3.71%)、海螺水泥(持仓比例3.4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A股市场表现好于2018年年底投资者预期。从1月开始,市场活跃程度就较2018年四季度明显改善。这超出了管理人在去年年底的预期,并对组合带来了一定调整压力。管理人当时认为,虽然宏观基本面在2019年还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风险可控,而政府减税降费等将令企业盈利逐步受益,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全年易松难紧是大概率事件。为此,基于自上而下的逻辑,管理人在一季度一方面将权益配置比重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对组合做了调整,如降低防御类板块(电力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的配置比例,并根据行业景气边际变化和估值匹配度适当加大了地产和非银金融的配置比例。进入二季度,虽然宏观政策基调有所变化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再起波折,但管理人认为宏观政策整体还将是易松难紧,而中美贸易摩擦也应作为长期事件看待更为合适,为此组合并未基于这两个宏观信息而进行较大的仓位选择,组合整体保持较高仓位,这一高仓位年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在二季度市场调整期间,管理人加大了对消费医药板块的配置力度,同时为了保证组合的相对稳定性,维持看好大金融板块。下半年尽管市场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猪价明显快速上涨等宏观事件影响,但市场结构性机会依然抢眼,其中以电子等为代表的成长股表现突出。在此期间,管理人适当增加了在TMT领域的配置比例,但考虑到医药板块也具备一定成长属性,组合已经明显超配医药,为此对TMT的超配比例未显著增加。在报告期内,管理人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策略,主要通过行业配置并精选个股来获取收益。在组合构建中,管理人对红利潜力的考量主要依赖于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同时也关注一些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对静态股息率的决策权重相对看淡。此外,由于大金融行业在历史表现相关度上与TMT等成长板块存在一定负相关性,为此在维持成长配置比例超配的情况下,管理人从整体组合平衡型的角度上,对大金融板块的配置也维持不低配。未来基金管理人还将不断努力,不辜负持有人的信任。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报告期内,本基金净值增长率为39.0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4.22%。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管理人认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宏观经济增速整体承压,其中上半年国内GDP增速面临的下行压力更为严峻。在这种宏观环境下,预计基建投资仍将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整体基建投资增速料将较2019年边际改善。不过考虑到政府财政压力整体较大,中性预计基建投资改善的力度有限,更值得关注的是5G等新基建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情况下,预计国内制造业投资将受到外需走弱的冲击,制造业投资的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半年外需恢复情况,同时也与国内支持性政策相关。虽然疫情对短期地产销售等将带来一定冲击,但整体来看,预计2020年全年地产投资还将维持一定韧性,增速较2019年的回落幅度有限,不过需要关注潜在的下行风险。地产投资链条中关注在建和竣工对地产投资韧性的支撑程度。疫情对上半年国内消费增速将带来相对较明显的影响,但就全年来看,预计消费增速整体下行幅度有限。整体来看,预计2020年内需表现好于外需,上半年出口产业链和全球产业链相关行业和企业将面临较大挑战。通胀方面,短期结构性通胀还将令CPI读数维持相对高位,但前高后低是大概率事件。整体来看,预计全年宏观政策还将托底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易松难紧,财政政策维持积极。2020年政策面需要重点关注的还包括国内的改革开放类政策。这些政策落地不仅可能催生行业性或板块性的投资机会,更可能会改变未来市场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判断。风险方面,新冠疫情扩散情况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都将是重要的风险来源。
??资本市场方面,预计2020年A股市场维持震荡,市场波动性将加大,重点关注结构性机会。受疫情冲击影响,2020年A股盈利增速将承压。而流动性整体维持宽松对市场估值有一定的正面支撑作用。与此同时,考虑到疫情和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预计市场的波动性将加大。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一方面重点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业务高度依赖内需等行业机会,另一方面关注可能受益稳增长政策的相关行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