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上市公司,能否让这22亿元在资本市场实现理想的投资收益,是个问题
A股行情的火热,不仅吸引了不少新入市的投资者,也令众多上市公司跃跃欲试。
7月18日,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林敖东,000623.SZ)公告宣布,在不影响正常经营及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对已持有的证券资产和自有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管理,公司证券投资管理的初始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2亿元。
而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该公司净资产为227.38亿元,此次证券投资额度约占其净资产的10%。
事实上,《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吉林敖东近年来一直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其归母净利润严重依赖广发证券(000776.SZ)的投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该公司重磅产品前列地尔被调出2019年医保,且公司的乙类药品,如核糖核酸、核糖核酸II(过10亿元品种)、胸腺五肽也将在未来三年内清退出地方医保目录。
截至2020年7月28日收盘,吉林敖东报收于16.83元/股,较前几日创下的年内高点已下挫18%。
收益受广发证券影响大
公开资料显示,吉林敖东主要从事中成药、生物化学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安神补脑液”“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注射用核糖核酸II”等。
2017年—2019年,吉林敖东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77亿元、33.24亿元和30.88亿元,同比增长8.77%、11.67%和-7.09%;实现归母净利润18.63亿元、9.35亿元和14.04亿元,同比增长11.82%、-49.81%和50.09%。
从以上数据来看,近三年来,吉林敖东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并不稳定,且两者走势并不同步。
究其原因,《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2017年—2019年,吉林敖东持有广发证券实现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4.49亿元、7.46亿元和13.16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高达77.78%、79.79%和93.73%。
可以看出,吉林敖东归母净利润的多少与广发证券紧密相关。事实上,2017年—2019年,扣除广发证券的投资收益后,吉林敖东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亿元、1.89亿元和0.88亿元,已持续下滑。
而2020年第一季度,吉林敖东实现营业收入4.68亿元,同比下滑43.05%;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滑49.07%。而其深度绑定的广发证券,一季度实现营收53.88亿元,同比下滑21.23%;实现归母净利润20.71亿元,同比下滑29.07%。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吉林敖东仍持有广发证券12.53亿股。
《投资时报》研究员进一步了解发现,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同期营业总成本达26.41亿元、30.94亿元和29.41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分别为13.89亿元、15.58亿元和13.27亿元;管理费用分别为3.28亿元、3.78亿元和4.22亿元,两项费用合计占比超营业总成本的50%。
此外,在2019版医保目录中,该公司产品前列地尔被调出,其乙类药品,如核糖核酸、核糖核酸II、胸腺五肽也将在未来三年内清退出地方医保目录。这或意味着,本来可以实现业绩放量的产品将变得较为低迷。
值得一提的是,核糖核酸II(延比尔)是该公司的独家专利产品,同时也是唯一一款销售过10亿元的品种,其主要用途为免疫调节药,适用于胰腺癌、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软组织肉瘤及其它癌症的辅助治疗。如果被清退出地方医保,或会对其未来经营业绩造成重大打击。
吉林敖东近三年营业收入及增长率情况(亿元)
吉林敖东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长率情况(亿元)
“炒股”盈利遥未可知
与之前战略投资广发证券不同,此次吉林敖东祭出22亿元证券投资,范围包括IPO(新股认购)、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及拟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国债、公司债券(含可转债),已上市交易的证券及其衍生产品(含股票、基金、债券等)、期货、委托理财(含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投资和国债逆回购等)、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可进行的投资行为。
而投资期限为“自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任期结束或本届董事会认为应该截止的时间”。
那么,相对于参股上市公司带来的战略投资收益,“炒股”收益会不会来得更快、更多?答案暂不得而知。
不过,据《投资时报》研究员了解,此前血液制品龙头上海莱士(002252.SZ)在尝到股市投资甜头后,开始加仓投资,最终导致巨大亏损,股价更是一落千丈。
据《投资时报》研究员不完全统计,自7月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发布377条与理财相关的公告,不知吉林敖东能否会成为投资市场的少数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