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上市公司减持情况

11月24日,12家上市公司股东共披露了超86亿元的减持计划。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704家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超5000项减持计划(剔除已停止实施的),其中已完成的减持计划超2600项。

业内专家表示,正常范围内的股东减持反映出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且有助于股价回归理性,体现企业的真正价值。不过,也需要警惕部分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股东进行大规模、持续性减持。

创投资本加速退出

11月24日,沪深两市再现12家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计划,涉及重要股东26名。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拟减持金额约86.9亿元。其中,金山办公重要股东拟减持金额达69.55亿元,法拉电子重要股东拟减持金额约10.71亿元,中科电气、金发拉比、阿科力等重要股东拟减持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

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11月24日,今年共有1704家上市公司累计披露5646项减持计划(剔除已停止实施的),减持总股数上限达456.03亿股,其中已完成的减持计划共2605项。今年以来减持计划总数、涉及的上市公司家数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发布的减持计划为5172项,涉及上市公司1522家。

“今年减持涉及的公司数量和规模都有明显的上升。”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减持规模上升有其合理的一面。上市公司近年来持续扩容,体量也在增加,正常范围内的股东减持反映出市场流动性的增加,有助于体现企业的真正价值,为其持续良性发展提供条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同样指出,上市公司减持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流通股的供给,加强流通股本分散;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估值远远偏离业绩的上市公司而言,减持行为有利于消除泡沫,让股价回归理性。“这既是市场规律,也是一种合法合规的市场行为。”他表示。

从股东类别来看,今年以来,创投基金频繁出现在计划减持股东的名单中。11月24日,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减持预披露公告称,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红土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交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前述股东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拟减持数量不超过19,277,40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VC/PE原本具有寻找投资项目,进行项目孵化的资金变现需求,在股价上涨后,通过减持收回投资,属于正常运作规则。”董登新表示。从股价走势来看,同花顺数据显示,10月以来中科电气股价持续拉升,10月至今的累计涨幅为28.18%,全年股价涨幅为48.53%。

桂浩明也指出,没有退出机制的模式是高度僵化的。创投基金在企业发展早期参与到投资中,为企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又并非控股股东,其套现要求合理。形成一个创投资金可进入也可退出的良性循环模式,有利于创投本身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大比例减持引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也出现了一些公司大比例减持的现象。11月17日晚,指南针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郑勇、监事屈在宏、王浩以及高管冷晓翔、陈岗、张黎红等六人计划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各自持有的公司股份。据公告披露,六人欲减持股份数量占自身所持股份比例均在24%左右。

11月18日,指南针1.69亿股非流通股开始解禁,当日股价暴跌13%,19日又下跌超4%。截至11月24日收盘,指南针收报31.39元,日跌幅为1.88%。公开数据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5.66%,但归母净利润仅为0.83亿元,同比减少33.95%。

此前,多家公司出现大比例减持均引起投资者关注。比如,永和智控11月17日晚间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持有5%以上股东苏辉锋和方秀宝分别拟减持1002万股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达10.02%;11月6日晚,长阳科技公告称,收到八位股东告知函,合计计划减持不超过6064.67万股,不超过总股本比例的21.46%。

业内人士表示,需要将偶发性的小规模减持与持续性、清仓式的减持加以区别对待。正常范围内的减持有利于增强流动性,且大概率会被市场消化,但持续性、清仓式减持则有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冲击,投资者需警惕其中风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