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8月11日),A股尾盘突然遭遇猛烈杀跌,三大股指全线收跌超过1%。两市板块普跌,累计超过3200股下挫;成交连续10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超60亿元。

针对A股尾盘的突然杀跌,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受到南华早报一则消息影响:报道引用了美国政府的一份通知草案,称9月25日之后,香港制造的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必须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他补充说,此举将使香港公司受到与中国内地出口商相同的贸易关税。

报道指出,根据美国总统在7月14日签署的行政命令,由于美国认定“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因此不再保证继续享有与中国不同的特殊待遇”,因此由香港制造、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将不再能贴“香港制造”标签,而必须标明来源地是“中国”。

美国海关8月11日发公告,称9月25日起,香港出口到美国货物必须标明来源地是“中国”,而不能再贴“香港制造”标签。

今天沪深两市开盘小幅高开,早盘三大股指迅速拉升,创业板涨逾1%,沪指触及3400点,随后,指数涨势回落,临近上午收盘,创指一度转跌,午后,三大指数维持震荡态势,尾盘A股突然大幅跳水,且持续杀跌,三大股指跌幅迅速扩大至超过1%。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盘报3340.34点,跌幅1.15%,成交额5136.68亿元;深证成指收盘报13466.27点,跌幅1.40%,成交额6205.88亿元;创业板指数收盘报2688.70点,跌幅1.70%,成交额1989.15亿元。

板块个股:板块方面,普跌态势,黄金板块领跌,船舶制造板块逆市走强。养殖业、白酒、航运概念表现强势,深圳国资改革、可降解塑料、数字货币板块表现较差;个股方面,两市累计近60股涨停,上涨个股仅有600余家,下跌个股超过了3200只。

沪&深股通:截至15:01,沪股通每日额度520.00亿元剩487.86亿元,占比93.82%;截至15:01,深股通每日额度520.00亿元剩余488.94亿元,占比94.03%。沪股通和深股通净买入32.14亿元和净买入31.06亿元,累计净买入63.2亿元。

资金面:

1、央行今日开展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500亿元。

2、截至8月1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326.2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1.2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757.4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17亿元;两市合计14083.6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7.44亿元。

券商观点:

1)援引新浪财经消息,长江策略表示,1、短期:上周市场情绪热度结构性分化,军工、有色、休闲等少数行业上涨,市场宽度大幅收窄,警惕短线趋势的波动。截至上周五,我们构建的情绪指标CJDI(扩散指数)读数下降,全A CJDI下降6pct至66%。部分热门板块交易热度已至极热状态,同时需警惕市场宽度收窄后的趋势波动。2、风格平衡仍将延续:中观层面来看,工业品量价齐升的现象在扩散,居民消费意愿也在稳步回升。1)宏观方面,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高频发电耗煤数据持续抬升,地产销售供需两旺。2)上游原材料方面,铁矿石、钢材、涤纶长丝等多品种涨价趋势明显。3)竣工链方面,领先指标强劲。玻璃库存去化过半,价格已至历史同期高位。4)中游机械方面,挖机、重卡、机器人等品种量价齐涨。5)消费方面,居民消费意愿回升,爱马仕、欧莱雅、迅销等核心品牌增长强劲。

2)援引东方财富消息,华泰证券研判,当前中美信息争端升级等外部因素扰动导致短期市场波动加大,但即使在中美科技完全脱钩的悲观假设下,我国依然具备重构信息技术生态的能力,因此对市场中长期无需悲观。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明确跨周期调节,为未来预留政策空间,在此基础上中长期的慢牛基础或更扎实。在公募和北上增量资金主导的市场下,当市场波动率显著提升后,后续市场或配置再平衡进一步偏向价值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