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牛集团在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3.80亿元,同比下降37.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70亿元,同比下滑57.68%;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01亿元,同比下滑48.17%。
疫情冲击明显,业绩有所承压。
从收入端看,由于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线下渠道,整体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上半年业绩承压。
其次,从盈利能力看,受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重分类至营业成本影响,上半年毛利率下降2.6pct至37.6%;从费用端看,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9pct至13.5%,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2pct至5.4%,管理费用率小幅上升0.3%至4.0%。
综合来看,净利率同比减少1.8pct至19.6%。
公开资料显示,公牛集团创立于1995年,所属产业为电器制造业,主营业务为民用电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最出名的当属其插座业务。
仅用6年时间,公牛就成为中国民用转化器市场的老大,2001年公牛转换器以超过20%的市场占有率夺得第一。截至目前,公牛转换器占据市场近五成份额,为绝对的龙头。
2020年2月6日,公牛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牛转换器的毛利率要高于其主要竞争对手动力未来和昊达智能。动力未来插线板产品主要供应小米,以“成本+约定利润”的价格销售给小米通讯,昊达智能插线板业务系是飞利浦品牌的经销商,主要为线上销售,本身并不生产。
据公牛集团历年财报显示,在2017年-2019年间,公牛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72.40亿元、90.65亿元、100.40亿元,对应的增速分别为34.91%、25.21%、10.76%,由此可见,公牛集团的营收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在营收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公牛集团的整体毛利率也处于同步下滑趋势当中。
数据显示,在2016年-2018年间,公牛集团整体毛利率一直处于下滑趋势,分别为45.17%、37.74%、36.63%。
在业绩增长有限的背景下,公牛集团的关联交易问题也始终没有解决,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公牛集团上市是为了套现。
2020年4月27日,公牛集团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公告显示,公牛集团拟每股派发红利3.8元(含税)的方式进行分红,合同派发股利22.8亿(含税),分红率高达98.97%,而作为公司实控人阮立平及阮学平兄弟两人则通过分红获得21.86亿元的收益。
对此,尽管公牛集团表示为:公牛集团称充分考虑了公司现阶段的经营业绩与需要,兼顾股东的即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符合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体现了公司长期的分红政策,能够保障股东的稳定回报并有利于公司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控股股东占95%以上股权的时候,这不得不让投资人质疑,公牛集团正在通过分红进行套现。
面对竞争加速的市场以及行业的整体下滑,公牛集团将会如何应对?